第四十四章:虎鹰行动(下)
松鼠谷,是摩战岭主峰脊线东南侧的一条沟谷,呈东北到西南走势,长10余公里,宽2公里,深达500-1000米。根部就在距离山口讯腾驻营地旁边200多米的鞍部东北侧。根部的鞍部西北侧形成一个宽大开口,八连所在坑道原来的出口就在这里,但此时变成了一个巨大的石堆。这是美军工兵用推土机封闭洞口后,又将两侧山上的巨石定向爆破后形成的。美军的一个机步连就驻扎在巨石堆附近。
当山口讯腾的侦察队爬上鞍部到达松鼠谷根部后,沿着谷的东南边缘一直向东北方向运动时,一只觅食的豺狼正躲在较高的鞍部山包的灌木丛中,向四处警惕瞭望着。其实在侦察队上山时,这只豺狼就发现了他们,看到一大群人来了后,吓得不敢动弹,一直等人走远后,才嗖地跑了。当它跑出一百米开外时,一丛灌木轻轻地折倒了,一个手指头轻轻地弹开几缕带着腥味的豺狼的毛发,又悄悄的隐了下去。这只豺狼似乎感觉到了意外,向它刚才躲藏的灌木丛中望了一眼,然后飞奔而去。看到它消失的身影,一支麻药针刺从距离灌木丛一百米东北鞍部的低洼处悄悄地隐了下去。从这里可以清楚地看到300米开外的日本守备营的驻扎营区,哨兵的位置,营房的布置,以及人员和车辆的临战队形。
8点5分时,终于,这支日本侦察队踉踉跄跄地爬到了八连坑道悬崖通气孔下方的松鼠谷对面。山口讯腾指挥着他的侦察队匍匐前进,隐蔽地进入战位。这时,佐腾上尉向他指了指通气孔的大致位置。山口向前再爬了两米,端起了他的望远镜。在十字线的镜像中,他清楚的看到,那里清晰地不断漂浮出缕缕热气。
嫩松的初冬,虽然太阳明媚,但仍掩不住丝丝的寒冷。山口知道,那确实是一个隐蔽在山体中的坑道的通气孔。他用望远镜测量一下大致距离,大约2公里不到。然后,他一边下令通信兵向上司报告,一边让佐腾指挥导弹射手迅速架好发射架。一分钟过后,他的上司电讯他,日本的3架“零式”战斗机已经从航母上起飞,再过10分钟,就可飞临他那里,同时飞往的还有一个中队的美军FA86战斗机。日军的战斗机到达后,让他的观瞄组务必用激光瞄准器指示好目标,确保空射型钻地飞弹准确入洞。8点10分,一切准备就绪。他下令发射反坦克导弹。
8点10分第1秒,第一发导弹飞出去了,第3秒时,第二发导弹和第三发导弹同时飞出去了。第8秒时,山口在望远镜里看到,第一发导弹已经爆炸,山谷中巨大的爆炸轰响声震得他望远镜差点没拿稳当,但奇怪的是,他没有看到爆炸后的碎石飞起,只看到一棵小松树飞向悬崖下方,同时好像看到了几根飞起来的铁丝夹杂着一些细小的山石。第12秒时,两发导弹才同时击中通气洞两侧,巨大的撞击爆炸声震得整个山谷隆隆作响。日军侦察队的侦察兵欢呼起来,他们此时不需要隐蔽伪装了。
第一发导弹击中八连悬崖上的通气孔时,张保才被震得一个踉跄。他看到,两名观察哨的前胸被弹片贯穿倒了下去,炮队镜也被炸坏。他立即指挥其他战士,立即在后方5米处竖起工字波纹钢。而坑道深处正在待命撤离的战士们则被巨大的冲击波所震起的烟尘呛得不断打着咳嗽。他示意大家立即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然后他大声问离他不远处的,正在另一个小观察孔中观察的三排长情况。刚问完话,只听见三排长大喊一声,卧倒。然后三排长飞也似的向后方扑到在地。几秒钟后,两发导弹爆炸了,只见薄薄的石壁顿时整体塌陷下去,通气孔顿时成了一个开敞式的大洞口。牺牲的两名观察哨的尸首坠落下去,而三排长要不是旁边几名战士眼疾手快抓住手的话,也跟着落下去了。接着,对面一排子弹打过来了,直打得工字钢叮当作响。
这时,张连长才看清了,射击点在对面谷缘上,他立即操起重机枪就打。一排12.7毫米的子弹飞出去后,对面的枪声顿时小了许多。他的导弹兵也发射了一发便携式反坦克导弹,对面射击点下方的山谷石壁上爆起了火焰。看到这个情况,他知道准确射击是不大可能的了。便命令另外两名导弹兵连续发射导弹,压制住对方的火力。同时让其他人撤到坑道的深处。然后,他让人搬来另一具炮队镜。不一会,炮队镜搬来了,他赶忙让人架到工字钢的后边。
通过炮队镜,这才看清了对方准确的隐蔽位置。正要细细观察时,突然看到三发导弹腾空的火焰,他急忙示意其他人撤离,迅速操起重机枪射击,嗒嗒,嗒嗒,嗒嗒嗒……子弹密集的飞出去了。一枚导弹不知怎地被打爆了。另两枚疾速地向洞口飞临。就在这千钧一发的几秒钟里,他做了一件连他事后都想不明白的事。他一把把炮队镜拉到重机枪上方,手中的扳机紧扣起来。不用肉眼,而是通过炮队镜瞄准导弹。镜孔中,弹道不断地移近高速飞行中的导弹,终于像一个大砍刀那样,将左侧的导弹击爆。然而,剩下的一枚导弹,像鬼魅一样,横冲直撞过来,800米,500米、300米,导弹在镜孔中的图像越来越大,直到占满了整个外镜。虽然他的机枪打得更紧了,但由于看不到弹道,眼看那个家伙就要撞击到他了。他稍微停了下,一把推倒炮队镜,又开火了。终于在200米开外用飞舞的弹道斜切到导弹的尾部。那家伙尾部轰然起火,很快烧到中部。他不敢放手,继续射击,终于看到它离洞口50米的地方轰隆炸响。当他停下手来时,才感觉到扣扳机的手上汗水渍渍。抹了一下脸,他丝毫不敢懈怠,立即叫嚷着三排长再架上一挺重机枪,同时命令刚才隐蔽起来的导弹手继续发射导弹,最后把他的枪让给了三排长使。
做完这些动作,他把炮队镜搬到两挺机枪中间,简短规定好射击编号后,重新观察起来。一分钟后,他看到了对面又喷射出三枚导弹来,他喊道:“交叉火力,集火**,点射开火!”两挺重机枪顿时猛烈的吼叫起来。只见山谷的两道烈焰,准确地把**的导弹硬是“切”掉了。“一号打右,二号打左,连续开火!”只见两道烈焰,迅速分离开来,各自追逐着导弹。但奇怪的是,这两枚导弹似乎是人工控制的,一时上,一时下,路线飘忽不定,这样打了两秒钟,两枚导弹仍未打掉。忽然间,张连长明白了,这是老式的线式制导导弹,马上下令,“1号2号集火左!”一秒钟后,左边的导弹被干掉了。但是,右边第三枚导弹到哪里去了呢?他正用炮队镜找着,只听通信员小张紧张的喊叫着,“连长,连长,它在下方。”张连长一把推倒炮队镜,圆瞪着眼,嘴大张着,眼看着导弹斜着向上飞近了……
“飞鹰,飞鹰,我是小鹰,我是小鹰,速来饭,带来饭!”电波飞到之处,章武的一处密林空地上,早就竖起的“东风-81”地地战术导弹发射架间隔30秒,发射出十几枚导弹。完成发射后,这些机动发射架悄然隐入密林中。
电波传递的同一时刻,程志新大队长正在“岩鹰地域”接收着各小组的行动进展通报。1号、2号小组相继报告,有一队日军正在朝坑道通气孔开火,要不要干掉他们;3号小组报告,他们已到达美军守备连附近;4号小组报告,已经对摩战岭附近的敌通信系统实施了地域战场通信隔断;5号小组报告,已经将各重要目标标定完毕。同时,“鹰巢地域”通报他,配合行动的空侦连7辆战车将在8点13分时导弹爆炸声的掩护下,迅速运动到预定的位置。上级通报:8时13分导弹将准时炸响,8时15分,“虎鹰行动”全面展开……
果然,就在张连长打掉第一枚导弹时,第一批战术导弹在美日联军摩战岭的5个连级营地中同时落下。几分钟后,当张连长指挥两挺机枪向日军的导弹开火时,第二批战术导弹落下了。只是由于张连长他们正在聚精会神地开火,再加上身处坑道中,并未听到洞外巨大的爆炸声。
“行动——”程大队长下令道。立在他身边的通信兵立即按下激光发射按钮。只见一道激光直冲太空。几乎瞬间,藏在摩战岭主峰东南一侧的日军坚固掩体突然开火了。
佐腾的脑袋被爆开了,脑浆飞溅到山口的脸上。山口看到佐腾的身体一个后仰然后重重地倒在他的面前。“狙击手!”他惊呼了一声,忙把头压低,但一颗12.7毫米的子弹还是准确打到他拿望远镜的位置,他未及缩回的右手猛然飞向谷底,痛得他像杀猪般的吼叫起来。他的勤务兵迟疑了一下,猛然指着山顶方向说,是咱们的阵地。刚说完,一颗子弹把他的脑袋轰成了麻花。山口讯腾看到了枪口火焰的大致位置,确实是他E连的防御阵地,骂了一声“巴格牙鲁”,起身就想逃跑。就在这时,一发子弹毫不犹疑地打中他的后背,巨大的冲力让他向前跃起,就在跃起的一刹那,一颗子弹把他停留在半空中的脑袋打开了花。他眼神闭上的瞬间,模模糊糊地看到,侦察队员不是毙命,就是飞向山谷,前面似乎有巨大的战车漂浮过来,然后就感觉到自己的身体重重的摔在石头上。
不错,漂浮过来的正是侯大勇率领的空侦连的7辆战车。当导弹在敌营区炸响时,他们高速行驶,10公里的路程用了不到3分钟。此时,山谷边缘反斜面位置上的几十名日军,突然看到这些遮住太阳的战车身影,立即开了火。其中一名中尉操起火箭筒对着最前面的战车开了火。57毫米的火箭弹爆炸了,但战车只是减了一下速度,照样直冲过来。就在这名中尉楞傻傻的张着嘴惊呆之时,一颗子弹穿过他的钢盔。看到这一幕,剩下的日军侦察兵炸了窝立即撒开腿就跑,还没跑出几步,就被暴风骤雨般的车载机枪弹打倒在地。然后,战车群直冲谷底,奔向对面大敞的洞口。
远方的天空中传来了飞机的轰鸣声。十几架美日联军的战斗机从一线天位置钻出云端,恶狠狠地向摩战岭俯冲下来了,接近摩战岭主峰时,却又拉平绕着大圈盘旋上升起来,但三架日本战斗机一直俯冲下去,三枚钻地式飞弹同时飞出机翼,直扑近在咫尺的洞口。就在这三架日本战斗机要拉起的时刻,一道圆形气波从天而降先是击落了飞弹,再击中了它们。只见,这三架日本“零式”战斗机尽管毫发未损,但却像断了线的风筝那样,转眼间直直的坠落谷底,爆炸起火燃烧。
正在向上盘旋的美国战斗机发现情况不对,立即停止了盘旋上升,改为对谷底的俯冲。就在它们即将发现飞临谷底的空侦战车群时,一道更大的气波再一次从天而降,顿时,前边的5架像前边的那3架日本“零式”战斗机那样,直直的坠落谷底,爆炸起火燃烧。剩下的十来架发现情势不妙,立即扭头便跑。哪里跑?五道火焰从主峰位置飞起,又有5架凌空爆炸,虽然有几顶降落伞与燃烧的战机成功分离,但尚未打开,就跟着一起栽了下去。剩余的几架没了主意,一开加力,逃跑了。
空侦边的战车飞临洞口后,立即由上到下,围成一个立体圆桶队形,侯大勇的战车从桶**“钻进”洞口,像船那样稳稳地停靠在洞沿边上。十余名车载侦察兵迅速跳到洞里,在几分钟时间内就动作麻利地建立起一个悬空的平台“码头”,然后,不待张连长开口,就冲到洞口深处,抬起了重伤员。张连长简直看呆了。这几分钟的时间让他思绪飞舞,眼花缭乱。他先是闭上眼睛等着日军的导弹爆炸,等了几秒钟不见响,睁开眼时,才看到导弹“漂旋”在半空,接着直坠谷底,听到爆炸,然后他猛然感觉到一股强大的气团迎面扑来,把他推向洞内。再然后,就是看到侯大勇他们了。
不到5分钟,侯大勇的战车把伤员装满了后,迅速飞离。接着第二辆,第三辆……然后侯大勇的战车再度泊位,装载。当张连长和张雪上了侯大勇的乘车后,就问“少校同志,前边击落导弹的是什么武器?”侯大勇盯着张雪老老实实地回答“我也不知道。”战车刚离开三百多米开外,一声巨响让张连长和张雪忍不住看了一眼。只见泊位码头和洞口一瞬间飞向洞内,悬崖上只留下一个凹进去的大坑。
但有一个人确实知道击落导弹的武器是什么。这就是正在“鹰巢地域”的李向龙处长和他的小组。此时李处长紧张监视着车载全三维沙盘。而耿大校手按在“天穹防御系统”的按钮上,就像看着一个游戏屏幕那样,随时向屏幕画面中的任何可疑目标开火。
在他的“游戏屏幕”中,几架红色的飞机从南侧进入了。
“红色戒备——准备战斗。”张连长听着这些与他们步兵截然不同的战斗口令,真的是大开眼界了。
但就在此时,美日联军总部已彻底查清了中国军队的真正战略意图了。大批战机从韩朝共和国的新义州空军基地和松阳东北的平原里前线机场起飞了。而同时,中国军队的大批战机也从山海关长城内正急赴摩战岭上空。
